2.飲食的作用在於為細胞提供能量及資源,供身體不同器官正常合作,故日常飲食習慣應盡量與細胞所需相契合。

圖1.細胞的組成
P.S.大部分慢性病與不正確飲食習慣有關,據2017年統計指出,有近1100萬人(5个中有1个)是由於不健康飲食致死
3.所有疾病根源均與細胞故障有關,成因為營養不均衡或毒素泛濫,下面会列舉部分較常缺乏的營養素及對應之症狀

圖2.部分飲食不當致死原因
蛋白質:会出現疲倦,免疫力下降,水腫,消化力差等
維他命B:消化力差,生飛滋,脾氣暴躁,易攰等
維他命C:免疫力下降,貧血,牙齦出血,敏感等
維他命E:出暗瘡,易流產,手腳冰冷,青春期性器官發育問題等
維他命A:眼睛健康問題,黏膜部位炎症等
鈣質:磨牙,抽筋,腰痠背痛等
纖維:便秘,膽固醇高,肥胖,大腸癌等
優質脂肪酸:血液黏稠,學習及記憶力下降,內分泌失調,心臟疾病等
鐵質:影響味覺,易累,易暈,手腳冰冷,貧血等
蒜素:易細菌感染,婦科炎症,念珠菌等
4.均衡飲食定義:
-五榖類(不含精製澱粉),較簡單辯認方法為浸水是否發芽,不会者為精製類。
-素食:葷食=7:1
-每日食入40種不同食物
-優質的水及空氣
-三餐食物分配,其中早餐應最豐盛,午餐次之,晚餐應最少
5.最理想的進食種類,次序及比例
-早餐 2份水果,1份蔬菜,2隻蛋/1份魚類,2份五榖類,一定量橄欖油
-午餐1份水果,2份蔬菜,部分較難消化肉類,1份五穀類,一定量橄欖油
-晚餐2份水果,2份蔬菜,一定量橄欖油
6.按照中醫生物時間來划份,不同時間段会修復不同器官,因為簡單划分出下列要注意時段:早上7.00-9.00需攝取大量水份,並進食優質早餐;17.00-19.00攝取大量水份,適當補充蛋白質及維生素,礦物質等營養素,避免過飽;19.00-23.00避免劇烈運動,宜養生;23.00-7.00宜睡覺休息,其中01.00-03.00必須熟睡,以給予肝臟休息。

圖3. 十二時辰養生法
**以上是林俊先生整理CKN營養中心的營養班筆記
因應各人情況不同,劑量及療程亦有所差異,如對自己身體狀況想更了解,建議聯絡本人代為預約營養師作詳細諮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