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0月14日星期一

蘋果和TESLA例子說明媒體的破壞性。

對新聞和網絡資訊的判斷,很有趣的是巴菲特一直不設辦公室在華爾街而在奧哈馬,是因為想遠離消息和市場氣氛,讓自己更多思考空間和減少亂做決定。

現在只要你有手機就可以跟世界互聯,網上充斥一些真實和虛假的訊息,大型科網公司更因應你的喜好篩選資訊給你。如果你每天都接收大量資訊,再加上工作和生活,你又會有多少時間靜心坐下來思考呢?

給大家兩個例子,在2019年1月時,蘋果股價下跌至$141左右,非常多新聞和評論指蘋果公司成為首間破萬億的公司後大幅下跌,身邊也有朋友說下場會跟NOKIA一樣,巴菲特年老時做了一個最錯的決定等等,以下是網上截圖:

 


但今天10月15日,蘋果已再破早前高位,股價$235 在頂鋒。我正正是在1月低位時買位少許蘋果,回到2字頭也不賣,但因為過多消息在$185左右賣出。的確,錢是賺到少許,但損失的是相信自己的堅持,因為事情出現一次,就會有第二,三次。如果下一次再出現類似情況,請你,不要像我這樣因害怕而賣出(前題我已讀過整份報表和很多資訊,自己全家用蘋果產品和很相信蘋果)。

第二個例子是我的愛股,我很少公開說自己的持股,但用來給大家做參考也是可以的,我花了很多很多時間研究TESLA公司,在2018年和2019年體會很深。我持有TSLA已有一段時間,大升,大跌我也試過,鍛鍊心臟功能真的很有用。

體會到的是網絡上很多評論和大行真可以很無恥,試想出報告解釋TESLA的車銷量比上季更不好,需求大幅下跌,但同時認為你賺的錢比上一季大幅上升,這不是很有趣嗎?我認為你產品賣不出去,不受歡迎,但認為你公司可以賺大錢?合理預期?

同時提醒如想買美股的朋友,分析師預期,會極影響股價上落,不及預期可以跌到PK的,但分析可以很有趣。

這兩年觀察所得:
1) 出新產品時認為沒可取之處,而且定價過高;
2) 生產成本高,所以產品定價過高,銷售不好;
3) 公佈訂單量好時,說產量不夠,所以業績不會好;
4) 認為你生意不會好時,但大行設定更高利潤目標;
5) 出佈時業績不達標,導致股價下跌;
6) 下季再來,銷售量好時,產量開始提升,說但產能未能滿足需求;
7) 當產量到達一定數時,說你的需求不足應付下季;
8) 到2019年第二季破紀錄交付時,說第三季需求不足;
9) 當2019年第三季出交付破記錄時,說第四季需求不足,破記錄交付也不賺錢;

還有什麼現金流不足公司要破產,有足現金流還債又說你不夠現金擴展,夠擴展時說你銷量不好,中國計劃設廠時說設不成,要動工時說2019年建造不了,9月時建造第一期完成,就說中國經濟不好需求下降,證明中國很大需求時說關稅提高成本太高沒利潤,不加關稅時就再說AutoPilot計劃不可行....傳統龍門無限搬的例子。

兩個例子給你,假如你日日追看新聞,或網上資訊。我想你一早就會嚇破膽不投資這些公司了,因為問題天天都多。

其實,原因很簡單,TESLA假如成本,會破壞多個原有行業的發展,例子油車,混能車,的士,油站,廣告,分銷商,車輛維修,保險等跨多個行業。

而這些行業,都是你我經常看到的媒體金主,那你明白了嗎? 沒有金主,媒體怎樣生存?所以你會怎樣筆討這些壞你金主生意的企業?

這個思考模式可套用到很多生活上的訊息,再多問一次,你我都常看到很多訊息,但你真的有空思考一下訊息的真確性和背後目的嗎?
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Hello,您好, 歡迎多交流同留意見

普通人其實也有機會

近期有位網友回應說,應該關注一下生活條件沒那麼好的人,只談成功學比較空泛難學習。 這點我是認同的,雖然我稱不上已上岸,但我自信地認為在正確和自己喜歡的路上。而我個人較傾向研究因果關係,人每天基本要做3萬5千多個決定,不同"決定"造就今天的自己。 所以...